返回

分手后,我君临天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百零六章:悟道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数日后,沈放逐渐投入到浩瀚如渊的佛法之中,他也渐渐明白了佛法的真义。

    他开始如古来圣贤一般,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,人,从何处来?又该往何处去?

    纷乱红尘,天下之大,人们似乎充满了无限的选择,似乎拥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,可当人们真正要去做出一个抉择之时,却又好像所有的道路都成了死路。

    人生在世,追求幸福,却在不断的承受痛苦。

    渴望知音,却也在不停的忍受孤独。

    芸芸众生,仿佛像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苦海。

    似乎彼岸就在眼前,但当人们想要上岸的时候,却又发现,那岸,永无尽头。

    悟着悟着,沈放感觉自己的心胸越发的开阔。

    他从小到大,在阳光孤儿院长大,虽然老师和师母待自己视如己出,但却在人生的方向上,没有太多的指点,毕竟二老也只是普通人,所以他也从未认真的思考过自己人生的终点究竟是哪儿?

    直到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后,才总算勉强有了一个目标。

    同时,也明白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,要想在这样的一个世界立足,保护好自己身边想要保护的人,想要彻底掌控自己的命运,就只有不断攀爬,哪怕前路荆棘,哪怕万丈深渊。

    但是此刻,他开始在想,人生的苦难,到底来自何处?

    沈放生出这个疑问的时候,他的意识已经沉浸在浩瀚无边的佛法之中。

    他的头顶,是飞速掠过的白云。

    他的脚下,是无边无际的苦海。

    一尊金色佛陀的虚影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,宝相庄严,慈眉善目。

    “你是何人?”沈放一愣。

    “我就是你。”对方笑道。

    “你就是我?”沈放微微诧异。

    “不错,我就是你,你,也就是我。”佛陀点了点头,笑道:“你我即是众生,众生即是你我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想为你解惑。”

    “解什么惑?”

    “你不是想知道,人生的苦难,到底来自何处吗?”

    “你知道?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曾用一生,在思考这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你有答案了?”

    佛陀笑而不语,随即缓缓说道:“人生的苦难,往往来自于众生本身。”

    “众生对幸福的追求,对美好的渴望,促使众生在不断前行的同时,产生出一股难以消弭的执念,从而滋生出难以克制的野心。”

    “但众生往往将这种执念、野心,当做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,这样的错觉,会使得众生开始对物质变得贪婪无度,然后造成恶果。”

    “恶果正是苦难的因,苦难,不过是恶果的果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众生开始迷信宗教,开是将内心的不安,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漫天神佛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,只要众生无法斩断自己的贪念,那么无休止的苦难便会一直持续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这,才是佛门所说的因果轮回。”

    沈放听完,不禁有些错愕。

    迷信宗教?

    虚无缥缈的神佛?

    这是从一个佛陀口中说出来的话么?

    佛陀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,笑了笑,又继续说道:“不必奇怪,这世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普渡众生的佛,一切不过都是众生为了心灵的寄托,想象出来的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是佛。”

    沈放皱眉道:“那你这番话,岂不是自相矛盾?”

    佛陀摇了摇头道:“你也是佛,这天下众生,人人皆是佛,但你能普渡众生吗?所以佛说,实相中,众生本就是佛,如果还需要佛来度化成佛,则成了一种妄语。”

    见沈放越发狐疑,佛陀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你普渡不了众生,我也普渡不了众生,因为你我即是佛,亦是众生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能普渡的,只有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修行,放下心中的执念,才能摆脱苦难的因果轮回。”

    “佛是什么?佛便是众生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善念,当你放下了心中的执着,放下了贪、嗔、痴,你便是佛。”

    “当众生放下了心中的执着,放下了贪、嗔、痴,那众生,便也都是佛。”

    刹那间,沈放如醐醍灌顶一般觉悟过来,他猛地睁开双眸,眼神中似乎已有佛光闪烁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入定,用了多长时间,不过,他显然已经明白了文殊尊者的良苦用心。

    他修的是道家一派。

    道家修身,佛家修心。

    两家其实并无对立之处,只不过千百年来,世人心中的成见,造就了这样的对立。

    他沈放可以修道,亦可以修佛。

    佛本是道,道本是佛。

    道法自然,不拘泥于门第之见,才是一名修士真正该走的

第三百零六章:悟道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